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上门立案解民忧 司法服务零距离
时间:2025-04-23 15:30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李岩峰 梁钰 )“真没想到法院能上门服务!妻子生病后,我们一直为这事发愁,现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孙某的丈夫连连道谢。
 
  一张简易茶几、几把椅子、一叠整齐的立案材料——近日,在某居民小区客厅内,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干警用临时搭建的“移动立案窗口”,为因脑血栓后遗症卧床多年的孙某(化名)办理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立案手续。没有庄严的法台,没有高科技设备,但这场特殊的“客厅立案”,却让当事人一家真切触摸到了司法的温度。
 
  20年前,孙某从被告处购买了房屋并交付了房款,但当时未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多年过去,孙某想让被告协助办理登记手续,所以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然而,如何到法院立案成了难题,他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也不会使用手机申请网上立案,只好让家属联系我院咨询相关事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案庭工作人员立即启动“特殊群体绿色通道”,主动联系孙某家属,约定上门服务时间。
 
  当日下午,立案庭干警携带立案材料来到孙某家中。核对身份信息、梳理案件材料、讲解诉讼权利义务……两人耐心细致地完成了立案全流程。考虑到孙某无法参与后续诉讼,干警现场指导其签署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权限范围,同步完成委托人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的收集。通过“手把手”教学,老人家属掌握了后续配合法院送达、举证等环节的注意事项。临别前,干警还留下《诉讼指南》和联系卡,承诺将全程跟进案件进展。
 
  一纸诉状,承载着群众对司法的信任;一次上门,传递着法律背后的温情。这份“零距离”的司法关怀,让立案服务从“窗口等待”变为“上门服务”,用脚步丈量民情,让司法温度触手可及。(和龙林区基层法院)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