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山东 >
山东人与大葱的历史情缘:一根大葱的齐鲁锻造史(2)
时间:2015-04-22 16:44  浏览次数:

  据《管子》一书记载:“齐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在《庄子》中有“春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的记述。可见古人在公元前六百多年,就曾推广种植大葱,并将其用于医药。

  到汉朝,大葱的种植更为普遍。《汉书》“龚遂传”载:“遂为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五十本葱。”公元前七十多年,就有官员把大葱的种植,在鲁北地区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推广任务,提出每个农民要种植五十株的指标。

  至五代时,山东地区就有了关于大葱贩卖业的记载。据《梁书》“吕僧珍传”记载:“僧珍授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宏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事分,岂可妄求叨越,但当速返葱肆耳。”

  诸物皆宜称“和事”

  葱的栽培技术历经古人摸索,早早成熟。汉代崔实《四民月令》指出:“二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注:别者栽也),七月可种大小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

  据罗愿《尔雅翼》载:“汉,大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芜;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据此描述可以认为汉代官府有专门种菜供应膳食措施,冬季仍有土温室或加温阳畦生产。

  在后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有“种葱篇”,对留种、栽培、管理、越冬更有详细论述。由《齐民要术》所记栽培方法考证推断,当系昔日渤海郡,即包括现今淄博、青州以北及惠民、德州地区大葱耕作栽培措施无疑。

  元王祯亦山东人氏,他编著的《农书》中,对葱的种植方法提出:“先以小畦种,移栽,却作沟垅,粪而壅,俱成大葱,皆高尺许,白亦如之,宿根在地,来春并得作种,移栽之。”这是对山东大葱栽培简要的记叙。明清两代山东各地县志、乡土志等出版日增,大都有对大葱种植的简单记载。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到了济南》一文中赞美章丘大葱的葱白,像折叠的油酥饼,似美丽的白绢。作为山东大葱代表之一的章丘大葱,最早产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从当地县志记载,有明一朝,在章丘女郎山西麓一带,大葱的栽培已很普遍。

  女郎山位于章丘古城的北面,又称城北山。据《三齐记》记载:汉时曾做平陵放侯的章亥有三女,溺死后,葬于此,故得名女郎山。这里有一段章丘大葱的美丽传说:

  大葱本是天上王母娘娘后花园药圃中的一种“药花”,与牡丹、芍药、菊花、玫瑰等互为姐妹。有一次,王母办蟠桃会,众姐妹闲来无事,无意间拨开云雾,偷看人间。不料人间正遭受瘟婆的折磨,尸横遍野,满目荒凉。

  葱仙女不忍民间受难,展开双臂羽衣飞舞,强烈的辛辣味呛得瘟婆喘不过气,睁不开眼,铩羽而归。空中的浊气,也被洗得干干净净。染上瘟疫的人们,只要用鼻子嗅一下大葱溢放出的芳香,便觉精神倍增,恢复了健康。

  葱仙女却因私自行动触犯天规,被打入下界,变一株大葱。大葱的黑色种子撒向女郎山下,长出了片片葱秧,人们再也不怕瘟婆逞凶了。

  “葱仙女”的神奇功效,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得到验证:“葱从囱。外直中空,有囱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葱初生曰葱针,叶曰葱青,衣曰葱袍,茎曰葱白,叶中涕曰葱苒。诸物皆宜,故云菜伯、和事。”

  除夕大葱压窗台

  民国另外一位文学家梁实秋,在《忆青岛》一文中,将山东大葱比作甘蔗:“……再就是附近潍县的大葱,粗壮如甘蔗,细嫩多汁。一日,有客从远道来,止于寒舍,惟索烙饼大葱,他非所欲。乃如命以大葱进,切成段段,如甘蔗状,堆满大大一盘。客食之尽,谓乃平生未有之满足。”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