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实秋所谓潍县大葱,其种植历史至少可追溯到贾思勰时代。“早在明代,寿光就有种植大葱的习惯。至清代中叶,大葱已成为寿光的重要农产品之一。”据张洪涛介绍,《寿光县志》曾载:“葱三时皆有,味辣,可生啖,根入药能发汗。蓄以御冬者曰干葱……输出甚伙。”
“寿光大葱植株粗壮,平均高85厘米,葱白粗,主要品种有鸡腿葱、‘八叶齐’和硬叶葱3种。”张洪涛介绍道,鸡腿葱植株高60~70厘米,基部肥大向上渐细,形似鸡腿倒置;硬叶葱植株高大,直立生长,叶片粗硬,株高平均1米,抗风耐寒,霜后仍能生长。
“八叶齐”这个品种,植株粗壮,成株一般八叶,叶片整齐紧密,可谓寿光大葱的代表。张洪涛对“八叶齐”的掌故了如指掌,据他介绍,明宣德五年,为安抚百姓发展农桑,山东巡抚曹弘巡查农情。深秋时节,曹大人一行至寿光境内,见沃野平畴,蔬菜种植甚多,尤其大葱种者连阡,长势喜人,便驻足观看。
曹弘观后既高兴又惊奇,情不自禁进入葱地,发现大葱竟然高至齐腰,茎粗叶碧,更是惊叹不已。曹大人便询问老农:这大葱如何有此长势?老农回答:这大葱每株八个大叶长势整齐,葱高三尺有余,故名“八叶齐”,是俺这培植的优良品种。老农又指着葱堆说:“大人请看,这葱可露天存放,冰雪之时不怕冻,解冻后鲜度如初不腐烂,易于存储和长途贩运。”
曹大人听后大喜。知县闻讯赶来,将巡抚大人一行接到县衙,详细禀告了当地农情。曹大人又禁不住问起大葱味道如何?知县回答:生食增进食欲,烹锅炒菜味道更佳,请大人用餐时品尝。知县便专门设了“大葱宴”,如“葱炒鸡蛋”“葱烧木耳”“葱炒虾酱”“葱花油饼”等。曹大人品后连声称道:“南京到北京,比不过寿光葱。哪里大葱奇?寿光八叶齐!”
大葱在今天寿光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胶东一带民间遗存有“过年大葱压窗台”的习俗,一是相信大葱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严冬里大葱照样能存活;二是对来年的生活有美好愿景,想在来年从从容容。
生命降临的日子,也缺不了大葱的身影。在包括寿光在内的山东大部分地区,有如此风俗:婴儿满月时,请婴儿的舅舅剃胎发,称“剃满月头”。其下要旁置一簸箕,簸箕中放几株葱,葱主聪,取其吉祥之意。
葱,翠绿可爱,人们长用葱绿来比喻绿的浓厚。在迎新娶亲中,大葱也作为重要礼品来馈赠亲家。葱是分蘖生长,青葱旺盛,两根连根大葱,既表示喜结连理,也表示繁衍丛生,还表示祛病避邪。由于葱在结亲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长期以来,逐渐演化为结亲的男女互称对方为“那根葱”,表示关系非同一般的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葱淳朴大气、富有个性又不失平和,同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千百年的人们,继续锻造着与大葱的历史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