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美丽中国我先行”!世界环境日法律小知识,学起来!
时间:2025-06-06 18:15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张园)今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1.业主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制造噪声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 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相关行为应当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请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业主或者其他行为人拒不履行相关义务的,有关当事人可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或者投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有两个以上侵权人如何划分责任大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规定 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程度,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4.环境侵权损害是否有惩罚性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5.环境公益诉讼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规定 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
 
  (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
 
  (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
 
  (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敦化林区基层法院)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