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司法局以“五抓”促“五更”打造“菏援暖心”民生品牌
时间:2025-06-12 12:12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省菏泽市司法局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目标,立足群众需求,以“五抓”促“五更”聚焦便民服务最后一环,“零距离”办好民生实事。2024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98万件,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约1.3亿元,为困难群众间接免除代理费、辩护费4000余万元。
抓宣传赋能,让法律援助更亲民。以“法援惠民生”为主题,创新宣传形式,提升社会知晓度。成立志愿服务队,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的专业优势,以“温暖法援、真诚相伴”为理念,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丰富宣传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推送法律援助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群众关注。拓展宣传渠道,组织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学校”“法律赶大集”等,通过现场咨询、讲座、文艺演出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法律援助知识,让法律援助深入人心。
抓标准提升,让法律援助更利民。强化标准规范,制定印发《菏泽市法律援助中心岗位服务指南》《菏泽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规范指引》。招聘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专职律师,充实法律援助案件承办人才库和案件质量评估专家库。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服务能力。严把质量评估关,每季度开展结案卷宗评估,落实以案定补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办案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抓网络优化,让法律援助更便民。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横向联合人社局、民政局、工会、妇联、残联等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纵向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龙头,在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村(居)设置法律援助联络点,配备法律援助联络员,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推进“互联网+法律援助”建设,开通网上申请平台、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线上服务渠道,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法律援助,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抓服务升级,让法律援助更助民。推行经济困难审查诚信承诺制,与民政系统结合,深化法律援助申请人经济状况水平核查,提升法律援助的精准性与效率。完善服务制度机制,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采取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举措,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深化“六心关爱”活动,以“全心关爱老年人、贴心关爱妇女、真心关爱未成年人、善心关爱残疾人、倾心关爱农民工、诚心关爱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切实增强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抓机制创新,让法律援助更惠民。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为法律援助工作注入新活力。推行“六满意”服务模式,在法律援助窗口以“环境、服务、细节、快捷、耐心、准确”为目标提升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多元化调解机制,衔接人民调解、司法救助,形成多元化解纠纷合力,提高化解效率。建立法律援助回访制度,持续跟进案件进展,定期回访案件办理效果和受援人满意度,收集反馈意见,优化服务模式,提升法律援助的惠民实效。(山东省菏泽市司法局)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