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水墨洇染丝巾间,山东邹城职工邂逅千年非遗浪漫
时间:2025-06-20 09:26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张裕鹏 范谦谦)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孟府习儒馆拉开帷幕。邹城市工人文化宫精心策划的 “水面作花 拓丝成画” 非遗水拓丝巾制作活动,吸引了来自各企事业单位职工踊跃参与,共同在水与颜料的交融中,感受千年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化身文化使者,向职工们娓娓道来水拓技艺的前世今生。原来,这项精妙绝伦的技艺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沿着丝绸之路远渡重洋,在土耳其落地生根,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师们生动的讲解,不仅揭开了水拓丝巾神秘的面纱,更让职工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全新认知。​
  
  在实操环节,现场氛围瞬间变得热烈而专注。职工们全神贯注地按照老师的指导,将自来水与胶水充分融合,为创作搭建起神奇的 “水上画布”。随后,他们手持颜料瓶,小心翼翼地将色彩斑斓的颜料滴入水中,看着颜料如绽放的花朵般在水面晕染开来,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画笔在水面灵动游走,勾勒出或抽象或具象的图案,色彩相互交织、碰撞,在水面上演绎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当丝巾轻轻覆盖在水面,颜料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迅速吸附在丝巾之上,经过浸染定型、吹风烘干,一件件承载着个人创意与非遗魅力的水拓丝巾惊艳亮相。职工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纷纷拍照留念,记录下这充满意义的瞬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非遗技艺的实践体验,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深度浸润。职工们在亲手制作水拓丝巾的过程中,沉浸式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也在动手创作中舒缓了工作压力,收获了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邹城市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聚焦职工需求,策划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享受到更多文化滋养与人文关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贡献力量。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