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烟台开始发放养老消费券
时间:2025-08-21 11:06  浏览次数:
 
  中度及以上失能老人每月最高减800元,居家、社区、机构养老都能用
  
  “我爸生活不能自理,住养老院一个月3000多元,补贴后能减800元,给我们减轻了不小的负担。”“我妈卧床多年,我们请人在家照顾能申请补贴吗?”
  
  最近一段时间,“养老消费补贴”的话题在烟台的老人间交流火热,这源于我市8月份实施的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只要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被评估为中度及以上失能,无论是在养老院还是居家、社区进行养老服务消费,都可以享受补贴,每个月最高减800元。
  
  向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项目,由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实施,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以消费补贴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山东省作为三个省级试点之一,通过财政资金支持,对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给予相应补贴。
  
  目前,烟台各区市已制定具体的实施细节,确保政策红利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有需要的老年人手中。
  
  力度大
  
  “消费立减”40%
  
  “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的压力,真是一项惠民好政策。”近日,在芝罘区的杏罘医养中心,烟台市首张机构养老消费券成功发放核销,申领者张大爷直接减免了当月800元的入住费用。
  
  “我们专门来到杏罘养老院向负责人及长者家属解读养老消费券的申领条件、使用范围、核销流程等政策细节,确保这项政策落地落实。”芝罘区民政局养老工作负责人刘彦徽表示,民政局工作人员针对家属提出的“如何通过线上平台申领消费券”“消费券可抵扣哪些养老费用”等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并现场指导家属通过手机端完成消费券领取及后续核销操作。此次烟台首张“养老消费券”落地,不仅验证了消费券发放流程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更为全市范围内的政策推广提供了实践范例。
  
  此次补贴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不是以现金形式发放,可以理解为抵扣券,是对补贴项目范围内的个人自付的养老服务消费金额予以抵扣,抵扣比例为养老服务消费金额的40%。其中,长期入住机构、“喘息”服务、日间托养抵扣额度暂定为每人每月最高800元,居家上门服务抵扣额度暂定为每人每月最高500元。换句话说,入住养老机构个人花费2000元及以上即可补贴800元,居家、社区服务个人花费1250元及以上即可补贴500元。
  
  范围广
  
  居家、社区养老也能享受
  
  此次养老消费补贴最值得点赞的是,补贴范围不仅覆盖机构养老,还把居家、社区服务纳入范围,包括助餐、助浴、助洁等六项生活协助,以及康复护理和日间托养等项目。
  
  家住芝罘区白石街道的陈奶奶行动不便,平日里都是由社区助餐点提供助餐服务。陈奶奶通过“民政通”申领了居家养老服务消费券,用于助餐服务,消费券直接减免了她的部分餐费,相当于吃饭享受“打折”优惠。
  
  “不论是在养老院还是在自己家,只要被评估为中度或重度失能,都可以申领养老消费券。”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王磊介绍,个人申请可由老年人或其代表人,包括老年人配偶、子女、其他亲属以及村、社区工作人员、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按照自愿原则,通过“民政通”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注册,提出能力等级评估申请,经评估合格即可申领养老服务消费券,“民政通”将在5个工作日内向其账户发放消费券,后续按月发放。电子消费券有效期为1个月,当月获得,当月使用,次月失效。
  
  项目对支付方式没有要求。在领取电子消费券时要选择支付方式,可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进行线上支付,也可使用现金进行支付。
  
  不冲突
  
  享受长护险也可领券
  
  “我家老人享受长期护理险待遇,这次能申请消费券吗?”目前烟台各项养老补贴政策较多,许多市民关心待遇冲突问题。记者了解到,中度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正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可以同时享受此次的电子消费券优惠政策。
  
  比如,某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且符合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条件,经长期护理保险报销后,个人需要自付2000元,这2000元还可以通过这次领取的养老服务消费券按照40%的比例进行抵扣,即800元,个人实际负担1200元就可以了。
  
  目前一共有两种消费券,一种是用于入住养老机构和日间托养的消费券,每月的抵扣额度最高为800元;另一种是用于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的消费券,每月的抵扣额度最高为500元。这两种消费券不能兼领兼得,只能领取一种。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待遇、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助的老年人不纳入本次补贴对象范围。 (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牟思慧)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