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济宁市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时间:2025-08-25 09:33  浏览次数:

近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 勇争先 加快建设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李天东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三年翻番,今年1月至7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533.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5.5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1.2%和22%,稳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物流贸易覆盖全国2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内河航运上升为省级战略,我市成功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成全省首个数字化航道、全国首个内河全自动化港口龙拱港、江北最大的集疏运港口梁山港。

聚焦内河航运战略部署,构建强有力推进工作机制。高规格成立市港航物流贸易与港产城融合发展指挥部,明确“一中心一枢纽一城市”的目标定位,建立“市级统筹、市县共建、部门协调”推进机制,统筹推进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聚焦枢纽能级跨越发展,持续筑牢航运中心硬支撑。大力实施主航道扩容、支流航道升级、短支航道加密,计划到“十五五”末高等级航道突破500公里。“一企一策”强力推进港口“散改集”,提供高效“门到门”服务,推动港口从“装卸港”到“物流港”和“贸易港”的转变。

聚焦智慧绿色港航建设,开创转型发展新模式新标杆。提升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水平,建设国内领先的内河智慧港航环保“云监测”平台,建成绿色港口6个、“济舟港湾”环保驿站14个。济宁市多式联运绿色低碳和近零碳港口试点入选全国第一批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专项试点。

聚焦开发协作多元发展,多形式组织港航经济政策及物贸产业研讨会、推介会。创新培育“内河+”文旅业态,全方位提升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功能,全面整合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河道总督署考古遗址公园等文化资源,实现港产、生活、生态均衡发展。(杜文闻)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