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核心素养下农村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指导策略探索
时间:2025-09-07 10:03  浏览次数: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价值
  
  山东新闻网:(高刘洋)在当前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语文核心素养强调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性发展,而阅读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对于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其认知特点以具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加上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课外读物尤其是适合该年龄段的优质绘本较为匮乏,导致许多学生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偏弱、阅读习惯难以形成等问题。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叙事性强、趣味性足的综合性读物,非常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是引导他们走进阅读世界、提升综合素养的理想载体。然而,现实中许多农村教师对如何有效利用绘本缺乏系统认识和方法指导,往往停留在“教师读、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未能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因此,探索一套科学、有效且适合农村实际的低年级绘本阅读指导策略,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能够丰富该领域的教育实践研究,更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推动农村学校书香校园建设、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促进低年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研究过程与实施方法
  
  本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孙祖镇中心小学一、二年级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历时近一年,遵循“准备-实施-总结”的研究脉络,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旨在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研究伊始,课题组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绘本阅读、核心素养以及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已有成果,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发放了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三类问卷,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该校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的真实情况、现有困惑以及各方需求,为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基于前期调研,课题组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多元互动”为核心的绘本阅读指导策略框架,并投入教学实践。在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将理论构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研究团队设计了诸如“五感联动导入”、“三级提问设计”、“绘本微剧场”、“分层任务单”等一系列具体策略,并在日常绘本阅读课中进行应用。教师们不再是单一的讲述者,而是成为阅读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共读者,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表演、创编等多种方式深度参与阅读过程。同时,研究也注重家校协同,通过编写亲子阅读指导“妙招”手册、组织小型分享会等方式,尝试引导家长成为孩子阅读之旅的有力支持者。为了检验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还辅以对比研究法,通过设立参照班级、前后测对比、课堂观察记录、学生作品分析、借阅数据统计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过程性数据和案例,持续观察并记录策略实施对学生阅读兴趣、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调整优化策略。
  
  三、主要发现与实践成效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发现。首先,研究证实了“兴趣优先”原则是激活农村低年级学生绘本阅读的基础驱动力。通过游戏化、角色扮演、多感官体验等趣味性引导策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主动阅读意愿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实验班级学生“主动举手参与阅读活动”的比例从原先的约三成跃升至近八成,图书角的绘本借阅率也明显增长。
  
  其次,研究凸显了“分层指导”策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生阅读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教师在设计提问和活动时注重梯度,从基础的画面观察到情节复述,再到想象创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和挑战性。观察发现,超过80%的学生在分层任务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和参与积极性。
  
  再者,“多主体协同”机制被证明是巩固阅读成效的长效保障。在教师科学引导、家长温馨陪伴、同伴快乐分享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每周自主进行绘本阅读的频率显著增加,是对照班级的2至3倍,阅读逐渐从课堂任务内化为日常生活习惯。
  
  在具体策略层面,研究发现:“五感联动”的沉浸式体验远比单向听讲更能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细节复述的准确率提升超50%;遵循“低阶到高阶”逻辑的提问设计能更有效地牵引学生思维走向深入;将绘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结,极大促进了共情能力和行为规范的迁移;而“绘本微剧场”等形式则为学生提供了低风险、高趣味的表达输出平台,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和逻辑性均有改善。此外,研究还形成了《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案例集》这一重要成果,内含多个经过实践检验的详细教案,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直接使用或借鉴的“教学样板”,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推广价值。这些策略共同作用,不仅在短期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更在他们的观察习惯、想象思维和社交合作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局限性。本研究主要在一所学校内开展,样本范围和数量有限,其结论的普适性需要在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行验证。下一步研究可着眼于长期追踪,考察绘本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应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探索更具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同时,如何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绘本教学,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以学生为核心,用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热情去灌溉,绘本这颗美好的种子必将在农村教育的土壤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更好地滋养孩子的童年,助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孙祖镇中心小学)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