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先行调解化风波,温情守护“少年错”与“伤者痛”
时间:2025-05-20 17:26  浏览次数:

  “法官,我的脸也擦伤了,牙齿也断了,他们必须赔!”

  “我们孩子不是故意的,怎么要赔这么多?”

  山东新闻网:(李岩峰 梁钰)在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少年法庭的门口,激烈的争吵声不断传来。一起因未成年人路边玩球引发的侵权纠纷,在法院先行调解机制的介入下,上演了一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暖心转变。

  某日,7岁的瑶瑶(化名)在某小市场的附近玩皮球,不慎将皮球滚落到机动车道,骑电动车路过的蒋某因压到突然出现的皮球,连人带车重重摔倒在地。经医院诊断,蒋某头面部外伤、上切牙缺损、面部擦伤、右膝关节外伤。事发后,伤者与未成年人监护人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矛盾不断升级。案件诉至法院后,考虑到该案涉及未成年人且事实相对清楚,法院立即启动先行调解程序。经验丰富的承办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组成调解小组,迅速展开工作。

  承办法官深知,单纯的法律判决或许能解决纠纷,但难以抚平双方心中的“疙瘩”。于是,他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先耐心倾听伤者的委屈与诉求,一句“您受的伤我们都看在眼里,一定给您一个公道”,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随后,他拿着医疗单据、误工证明、后续治疗意见等材料,逐项为伤者分析可主张的合理赔偿范围,并且指出蒋某在骑行过程中未佩戴安全头盔、未做到观察注意、减速慢行,也存在一定过失,希望双方换位思考,“以和为贵”化解纠纷。

  面对情绪激动的监护人,法官和调解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监护人责任的规定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就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别人家的玻璃,家长要负责赔偿一样,这次意外,作为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他也体谅监护人的经济压力,引导他们理性看待赔偿金额。经过长达四个小时的调解,在法官和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监护人在一个月之内一次性赔付伤者医疗费、误工费、后续治疗费等共计13000元。

  这场“玩球风波”的圆满解决,正是法院先行调解机制高效运行的生动体现。通过将调解关口前移,法院不仅快速化解了矛盾,避免了当事人对簿公堂的诉累,更用司法的温度守护了未成年人的成长,维护了伤者的合法权益。未来,和龙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深化先行调解工作,让司法更有速度、更有温度,为社会和谐稳定筑起坚实防线。(和龙林区基层法院)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