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山东济宁邹城市工人文化宫开启非遗面塑公益课堂,传承指尖上的文化瑰宝
时间:2025-05-27 13:55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近日,邹城市工人文化宫精心组织开展了非遗面塑制作公益课堂,吸引了众多职工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公益课堂特别邀请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孙鲁楠。她从事面塑艺术多年,技艺精湛,经验丰富。课堂上,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面塑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从古代的祭祀用品到如今的艺术珍品,面塑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详细讲解了面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后,老师开始亲自示范面塑的制作过程。从揉面、搓条、捏形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他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面人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引得现场阵阵惊叹。
 
  随后,学员们纷纷拿起工具和材料,开始了自己的面塑创作之旅。大家一边回忆老师的示范步骤,一边小心翼翼地操作着。遇到难题时,老师会耐心地走到学员身边,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原本普通的面团在学员们的手中逐渐变成了形态各异的作品,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娇艳欲滴的花朵,还有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
 
  学员们热情高涨,相互交流着创作心得和技巧,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一位学员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面塑,没想到小小的面团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太神奇了!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一门新技艺,更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非遗面塑制作公益课堂是邹城市工人文化宫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文化宫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类似的公益活动,搭建更多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平台,让更多人走进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马甜甜、徐君君)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