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党的生日:科技创新推动种植生产从“会种地”至“慧种地”     
        时间:2025-07-03 17:04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扎兰屯市记者徐曙光、刘伟通讯员陆鹏报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暨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培训班,现场观摩了现代农
	  
	  业发展格局“科技赋能种植生产、创新引领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扎兰屯市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示范园区。亮点频频,引发关注。
	  
	  一是产业园以智慧农业应用为核心,引入先进技术,解锁全新种植模式,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持续精准发力,立足实际需求,促进先进技术落地应用,推动种植生产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二是监测系统实时掌控。农业四情监测设备实时采集空气温湿度、降雨量、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作物生长情况等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至智慧农业管控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电脑终端随时掌握园区环境信息,实现了动态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是灌溉与施肥系统节本增效。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精准调控灌溉水量和肥料浓度。该设备不仅能减少水资源和肥料浪费,还能实现灌溉与施肥的自动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
	  
	  四是农机助力高效作业。引入无人巡田机、无人植保机、全天候智能巡检机器人、全天候智能作业机器人等智能农机设备。相比于传统人工植保,降低农业成本,减少农药用量,提高作业效率。
	  
	  1、 可按规划路径自动巡检大田,定时定点获取大田环境与长势数据并回传到大数据中心,提供长势分析支持。
	  
	  2、 工作人员能及时掌握农场动态,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制定科学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率与决策精准度。
	  
	  3、 全天候智能作业机器人可在田间环境自主行走,搭配智能作业系统,可代替人工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作业除草等日常植保工作。
	  
	  4、 无人植保机则搭载了高精度导航系统和智能喷洒装置,可按照预设航线和喷洒参数,对大面积农田自动执行精准施药等作业。
	  
	  五、持续强化“政院企校”深度合作机制,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共同打造智慧农场。建立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农牧科学研究院、先正达三北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公主岭分公司、联农种业等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