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法庭|“移动法庭”进家门,有“法度”更有“温度”
        时间:2025-07-16 18:42  浏览次数:
          
        
         
	 巡回法庭|“移动法庭”进家门,有“法度”更有“温度”
	 
	  山东新闻网:(李婷婷)“真的没想到,法官竟然能到家里来为我们解决纠纷,谢谢人民法院……”被告看着前来家中开庭的法官,激动地说道。
	 
	  近日,白河林区基层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确认买卖合同有效纠纷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庭审将法庭“搬进”了被告家中。因被告患有严重疾病,行动不便,无法到法院参加庭审,为了避免因开庭难导致案件久拖不决,也为了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免受诉累,承办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最终将庭审地点定在了被告家中。
	 
	  案情简介
	 
	  原告徐某与被告王某父亲在1997年9月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购买了被告王某父亲名下一处房屋,原告徐某购买房屋后一直在该屋居住,但并未办理过户手续。后被告王某父亲去世,原告徐某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王某作为合法的继承人,确认此份买卖协议有效。
	 
	  案件审理
	 
	  开庭当日,承办法官带领其审判团队前往被告家中,简单布置后,被告家的客厅“摇身一变”成为临时庭审现场。尽管场地简陋,但庭审程序依然严格规范,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虑到当事人的身体状况,审判团队在确保庭审程序完整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庭审节奏。当事人身体不适时,合理合规的暂停庭审。最终,随着法槌落下,这场特殊的庭审顺利完成。
	 
	  从“坐堂问案”到“上门解纷”,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这场“开在家里的庭审”,并不是简单的便民举措,而是法治文明的细腻表达。当法律不再端居于高高的法庭,而是走进柴米油盐的日常,当法官不仅手持法条,更怀揣对个体处境的体恤,正义便不再是抽象的“名词”,而是可触可感的“动词”。(白河林区基层法院立案庭)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