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如我在诉|用司法温情缝合家庭裂痕
时间:2025-08-22 16:42  浏览次数:
  山东新闻网:(李岩峰 温越)“妈,对不起,这些年是我不好!”近日,和龙林区基层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费纠纷案,用司法温情让一个有了裂痕的家庭“破镜重圆”。
  
  王老太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常年被病痛折磨,就在不久前,一次旧疾突发,差点夺走了她的生命。大病初愈后,王老太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想请个保姆照顾自己,但是王老太每个月退休工资仅有1800元,于是王老太决定让四个子女每人每月给自己800元的赡养费,用于雇佣保姆,如果日后自己再次生病,产生的医疗费用等则由四个子女均摊。但是王老太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大儿子在自己生病住院时不回来看望自己已经够让自己伤心了,如今他竟然不同意每个月支付800元的赡养费。这让王老太心痛难忍,一气之下将四个子女告上了法庭。
  
  承办法官没有急于开庭,而是先耐心听王老太倾诉。“不是盼着他们的钱,就是想知道自己在孩子心里还有没有分量。”老人的话让法官明白,这场纠纷的核心不是钱,而是多年积怨下的情感疏离。
  
  随后,法官找到大儿子,像朋友一样听他倒苦水,并对他进行了晓理动情的劝说,告知他赡养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三个方面。原来,王老太的大儿子并不是铁石心肠,只不过多年的家庭琐事以及自己与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缺乏沟通,导致内心积怨加深。法官慢慢开解他:“赡养不只是给钱,更要照顾老人的生活,慰藉他们的心灵,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啊。”
  
  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解开了大儿子的心结。法庭上,王老太的大儿子和王老太抱头痛哭,儿子向母亲诉说着自己多年来对母亲的亏欠和忏悔,母亲心疼着儿子心中的委屈和创伤......一场因赡养费引发的家庭裂隙,就这样用调解的“绷带”,彻底“疗愈”好了一个家庭的“伤口”。
  
  家事纠纷往往像一团缠结的线,光靠法律的“剪刀”难以理清。和龙林区基层法院用“温情手”,不仅缝合了这个家庭的裂痕,更让“老有所依”从法律条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温暖。未来,这份司法温情还将继续守护更多家庭,让孝心“不缺位”,赡养“不欠费”,亲情不褪色。(和龙林区基层法院)

分享到:
文章编辑: 陈秀荣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山东新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山东新闻网”。如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媒体来源的信息作品,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该相关内容。如其他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若因线路及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有什么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