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其次,在案件发生后,行为人实施了极其恶劣的财产转移行为,即在明知自身负有救助责任和赔偿责任的情况下,仍蓄意、提前采取措施隐匿、转移财产,企图逃避法律责任。尤为恶劣的是,行为人在转移财产的同时,并未展现出对被害人应有的同情与救助意愿,缺乏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法律责任意识,进一步加重了其行为的违法性与应受惩罚性。
四、细化拒执罪“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具体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肇事司机有能力执行却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等方式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其应承担的赔偿义务(治疗费用),属于拒执罪中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应该从严从重判罚。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年12月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拒不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与会专家学者建议,从行为方式和结果损害程度、行为的时间跨度及次数、处置方式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细化拒执罪“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形确定量刑的具体区间,包括转移隐瞒财产占待执行赔偿额的比例,如果属于执行赡养费、抚养费、医疗费等相关款项,应该作为从重、从严的区间,以细化的情形高效解决拒执罪的量刑认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