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理成章,程绍鹏获取了律师资格证书和律师执业证书,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律师。
程绍鹏(左3)与本所团队研讨诉讼方案
海晏河清总关情
2008年 5 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 8.0 级特大地震,那是一段令国人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震波所及,程绍鹏目睹了办公室书柜被震倒、房间摆设被震得七零八落的可怕现场,目睹了整个成都的交通处于半瘫痪状态,目睹了成千上万市民笼罩在地震灾难的惶恐和不安之中。
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表现在破坏自然物体的残忍和无情,同时也检验着自然人的精神与行为。当周围的人守在电视机前密切关注抗震救灾新闻时,程绍鹏却坐不住了,他觉得自己应该为汶川地震灾区
做点什么。就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天,程绍鹏邀约朋友赵波、刘先进一起,自驾车去往地震灾区。临行之前,其实他内心亦深感害怕;行驶途中,他与同伴提心吊胆着接连不断的余震;深入灾区或许会有许多意外发生,但在灾难面前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他感到内心难安,他必须勇往直前。
程绍鹏与同伴驱车前往都江堰的途中,许多道路已然坍塌,众多民居已然倒塌,很多地方已然一片废墟,震区的灾情惨不忍睹。程绍鹏揉了揉发红的双眼,他多么渴望自己拥有超能力来解救这些被困的生命,他朝相向而行的抗震救灾车队、救援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当天返回成都的途中,程绍鹏将自己随身带的现金都给了遇见的灾民,他的做法很单纯,尽自己绵薄之力,为遭灾的人能帮一点是一点。
当得知四川省纪委将聘任“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的消息后,程绍鹏毫不犹豫地报名并幸运地获选。他们这些“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以志愿者的身份,三人一组,独立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调查与监督;开展工作所需的车辆、汽油费、餐费、设备费等所有费用,均由志愿者本人承担。程绍鹏与岳珊平、黄涛等结为小组一同前往灾区,他们自带干粮与水,每天早出晚归,一走便是一整天。就这样,程绍鹏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当志愿者,一直坚持干了三个月。
在担任社会监督员期间,程绍鹏坚决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地做好赈灾物资收发、分配、管理工作的监督。当发现某些地方在赈灾物资分配时,将质量上乘、有品牌的物资分给关系户的问题,程绍鹏与小组成员决不姑息,立刻向上汇报,配合当地有关部门纠正了这种不良倾向。
在担任社会监督员期间,正是灾区最酷热的季节,程绍鹏始终坚持“不喝灾区一口水,不吃灾区一口饭”的原则。有一天午后,程绍鹏一行与村委会负责管理赈灾款物的同志会面,对方见他们浑身冒汗,又听到嗓子干哑,便递来了一瓶冰水。沁着水珠和凉气的冰水,对于一口干很渴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然而,程绍鹏他们还是摇了摇头予以婉拒。“成都来的干部同志,连一瓶冰水都不喝!”成为灾区群众对政府聘任的社会监督员的好评。
程绍鹏志愿担任社会监督员的三个月,尽管每日的往返、工作总结与汇报,身体感到很疲惫,但他每天都是精神饱满地出现在灾区群众面前。他说:“能够参与伟大的抗震救灾工作,感到莫大的幸运。能够监督赈灾物资款项切实落实到受灾人手中,能够看到社会各界对地震灾区的种种援助,能够看见国家在第一时间对灾区展开救援与援建,使多少生命得以挽救,多少家庭得以团圆,感到莫大的欣慰。”
	2008年8月28日,程绍鹏被四川省纪委、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工作优秀社会监督员”。